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生命轮回的根本

六根本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种种的毛病,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心中毛病的种类很多,最根本的为六根本烦恼。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才能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合称为十使,或十惑。
六根本烦恼是有情轮回的根本,人类的不幸,心理的失常皆是此六种罪恶魁首所引起。

第一种,贪。就是对喜欢的事物产生一种占有和执著的心理。
第二种,嗔。就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
第三种,痴。就是不明是非、对事理无知的心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无明”。
第四种,慢。就是仗着自己的权势、势力,以及富贵、聪明、知识、漂
亮、家族等,鄙视他人的心理。
第五种,疑。就是踌躇、怀疑的心理,对事物的因果、规律等犹豫不决。
第六种,不正见。主要是指在知见上的不正确。

第一贪:贪是烦恼之首,能造成无尽的痛苦与罪恶。贪—是贪爱、贪恋、贪著。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贪心的生起会驱使我们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与执著心理,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贪是一种超过自己承受与获得能力的追求,会带来无穷的过患,使心灵充满饥饿感。

第二嗔: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的厌恶心理。怒火中烧,正是不良情绪的由来之一,也是满心不悦的开始,接着产生不安、焦虑、恐惧、忧郁、难过等副产品,使身心不得自在。怒不但影响健康,更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易起冲突,不能和谐相处。心理学家与医学共同研究得出,常常生气的人,容易心跳加速,血脉 贲张,血压上升,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常人的六倍之多。由此可知常怀嗔心,遗害无穷。嗔心所起,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伐城伐国,喋血千里。

第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由于无知,因此对世出世间正理迷惑不解而引起种种烦恼,容易认邪作正,以假为真,昏昏噩噩,不知所以。

第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自仗权势及才智等优势,产生鄙视他人的心理,慢心作为一种负面情绪,是由于不正确的比较及错误的判断而产生的一种扬己抑他的心理。我慢重者,自视甚高,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在感情生活上会有严重的挫折与冲突。因我慢心理,于是与他人格格不入,也容易造成他人不愿意与之接近,从而产生孤立、寂寞,因为疏离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心理疾患。

第五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对事物的因果、规律怀疑不信,从情绪产生的压力来说,多疑者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而对整个世界产生不信任,产生不安、紧张与焦虑,它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从人际关系来说,多疑者常常心里发虚,过分地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因此紧张兮兮,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

第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主要指见解上的不正确
,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皆是属于认知的范畴

(1) 身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 称为“我执”。视五蕴假合的无常之躯为永恒不朽,由此执我执法,执著不舍。《成唯识论》曰:“身见者,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2) 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沈之事,则作恶何畏?无善恶因果可论,认为世间的伦理道德皆无实在意义,只有及时行乐,才不虚度此生;持常见者,认为生命永恒不变,即使一期生命消失,下辈子仍会转生为人,而不知六道轮回之理。”
(3) 邪见:泛指一切邪恶见解,如拨无因果,认为作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 见取见:即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最优胜和绝对正确,从而排斥他人,固执己见,自是非他。这是非常危险的错误的状况,不仅会使自己停滞不前,而且容易以邪为正,以恶为善。
(5) 戒禁取见:由以不能够正确明白因和果,错误地认为某种因缘会导致某种结果,以非戒为戒,如认为持牛羊等戒,吃草喝水可证得涅槃之果,此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者,名戒禁取。

此六根本烦恼是人生痛苦的所在,是病态心理乃至精神疾患的罪恶渊源。我们可以来研究佛教道理,从而明白人生世界的真相,获取对生活及世间的正确知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在日常生活中要善观自心,自净其意,涤除烦恼心垢,矫正自己的不良心态。我们要学习协调与控制不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宽容博大的胸襟,扬善弃恶,则可促进心理的平和,减少精神疾患的产生,达到心理健康。我们先矫正不正确的知见,然后一步一步减少贪、嗔、痴、慢、疑“五钝使”,则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抉择,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断除生死轮回。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短篇故事小道理

1、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2、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志愿同是当小丑。中国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要求多于鼓励,更以狭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4、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

5、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地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小故事小道理(三)


带快乐回家

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出了电梯,见门口赫然挂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进门前,请脱去烦恼怨恨;回家时,带快乐和安详回家。』
进屋后,果见男女主人一团和气,两个孩子大方有礼,温馨、和谐充盈著整个屋子。我自然询问起那块木牌,女主人笑著望向男主人:『你说。』男主人则温柔地瞅向女主人:『还是你说,因为这是你的创意》』
最终,女主人轻缓地说开了:『有一回我回家,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困倦、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跳。于是我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阴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样的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了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方木牌定在门上以提醒自己。结果,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奇迹就这样出现了。而且,不仅是我一家人,到我家的客人也变得欢欢喜喜。』
好有智慧,好可爱的女人。天下的好与坏,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一念之间的转换,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

做一个湖泊吧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又咸又苦。』弟子比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倒进附近的湖泊。老人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回答:『很新鲜。』『你尝到咸味了吗?』『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
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我们靠自己

“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小蜗牛有一天问妈妈。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
“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
“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他为什么不背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都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拍拍小蜗牛:“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业力与因缘果报

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素、条件或关系的集合而生起,但所有生起的现象并不是乱七八糟、紊乱无章的,而是有其轨迹和秩序。有怎么样的因素就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是肯定的。我们称这个轨迹或秩序为「因果律」。

佛陀以一枝一枝的蜡烛传递过去的火焰来描述众生「因果业报」的状况。我们如果想像最后一枝蜡烛的火焰与原始的火焰是完全一样,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 只是因果性的,经由连锁作用传递的不是实质本体,只是影响。

佛陀对因果业报的见解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点:

(一)过去生、现在生及未来生像链条一样由因果串锁着。也就是说,一个人今生的生活情况(果),是过去前生的生活行为(因)所导致的。

(二)在这因果的连锁中,人仍有意志的自由。虽然因果律确认一定的因将在某种程度内产生一定的果,但这种果绝没有将人的意志与决心完全桎梏起来。人仍可凭他的意志和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他的命运。

人的意向行为就是「业」,而这意向行为所产生的力量叫做 「业力」。「业力」,梵文叫做KARMA,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之「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经典上说:「业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 因果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因果律的基本原理。果的产生是由种种因缘的集合而有,因果关系是多重性的。因缘与因缘,果与果之间,像一张网一样,亦是互相影响的。因缘所牵 涉的层面很广,若归纳来说,可分为四种,即是因缘、所缘 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如以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时间因素及辅助因素。因为时间是一切因果中非常主要的条件,其他因缘也有迟早强弱的分别,果报会出现快慢的现象。因此,果报可分为现果、来果及后果。所谓「三世因果」是指时间性的因果关系。三世因果的道理,即是说今世的际遇有着前世的因之影响;今世的种种作为也将影响来世的生命状况。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虽然我们不能够看到前世与来世,无法知道这个道理的真实性,但对我们这一世的际遇,这却是最合情合理最公平的解释。而这个道理也给我们一个改善的机会和创造美好将来的方案。有怎么样的因缘,就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是肯定的。如果要得到好的结果,只有多做好事(业),创造好业力集聚好因缘。

养成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时常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有错误的思想或行为就得忏悔,认错和改过,对的要做得更好。有忏悔或肯认错的心态,才能擦亮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过错。要是没有忏悔或肯认错的心态,即使大家都证实这是我们的过错了,我们自己还是无法看到自己的错误。看不到错误,就不会认错和不能改过了。这样,我们的思想和人格就永远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

『止恶行善』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佛法大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意思就是说,不要做坏事,要做好事,心意要清净。「止恶行善」,看来虽是利益他人,实际则是利益自己。多做好事,虽无法证明一定会有所回报,但至少可以慢慢改善风气,人和人之间也可少些距离,多些互动,最后受益的还是自己。最重要的是,多做好事能够清净自己的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减少烦恼,心情开朗舒畅,使自己活得快乐自在,做任何事情也容易获得成功。在佛教的因果关系来说,多做善事能够广结善缘,在生活中会多遇到善人和好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