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说到慈悲,就不能不提观世音菩萨,因为在佛教诸菩萨中,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的特质。在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记载,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普门品是介绍观世音菩萨的一部经典。普門品的开始是无尽意菩萨在聚会中询问释迦牟尼佛:「尊敬的世尊,请问,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样的因缘,名号叫做观世音菩萨?」我们要知道,佛菩萨的名号并不是随意而取,而是以某种特殊的品格或成就而得名。

佛陀回答:「是这样的,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正在承受诸多痛苦折磨,只要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并且一心一意念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当下就也会有感应,这些众生也将因此得到解脱。」这是说,观世音菩萨无时无刻都在注意观察众生是否有苦难;若有众生受苦而向菩萨求救,观世音菩萨即时给予救助,使他得到解脱。观世音菩萨是一直在谛观世间的众生受苦难而求救的音声,因而得名号叫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心中充满无限的慈悲,一心一意解救众生脱离苦难,所以说:『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众生在困苦艰难的时候,就想起观世音菩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用千眼智能看见,用天耳智能听见;于是就用智能手救这个众生。因为众生不是分开有灾难的,百千万亿众生,同时都有灾难;在同时,有百千万亿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都得到解脱,同时都得到快乐。因为这样,所以叫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既有大慈大悲,就可见他的寻声救苦,不仅是要拔我们生活现实上的一切苦难,而且这个苦还包括生死苦在内,这是大悲。他一面拔苦,一面又给人许多福利,这是与乐。世间众生、圣贤都有慈悲心,和佛菩萨不同的在於彻底与不彻底。佛菩萨给众生的乐是究竟解脱生死上至成佛道的乐,故又叫做大慈。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是不仅给我们现实上满愿的乐,并要上至给予成佛道的大乐,所以是大慈大悲。我们要学习菩萨道,可以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凡见人们的苦痛,不管他与我有什麽关系,都能平等的予以同情,愿意他减轻现有的苦恼;如更能平等的同情一切众生,时时想减轻他们的痛苦,这即是菩萨的慈悲心。

接着无尽意菩萨再向佛陀询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在此娑婆世界救度众生?怎样为众生说法?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和说法的方式是怎样的?」佛陀说道:「观世音菩萨会根据众生的心性和需要,变化成各种不同的样貌出现在众生的跟前,引导众生解除痛苦。」观世音菩萨不是依着自己的喜欢和想法来救度众生,而是随顺众生的种种因缘和需要,以种种的方式来帮助众生。观世音菩萨以种种多元丰富的样貌和方式游走世间,能够解决种种的苦难,帮助众生得到解脱。就是心灵的问题如贪嗔痴等毛病,观世音菩萨都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和净化。观世音菩萨有着高深广大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神力,能够解除众生的种种灾难苦痛和烦恼,能够破除一切的无明黑暗。

明末杨椒山先生说过:一个人临事肯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功夫。关心他人的感觉,为他人着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决不应该只顾自己,必须为他人着想,最好把别人也当做自己一样看待。

我们无法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变万化,现种种形来救度众生,但我们可以抛开对人的成见,放下思想的执着和固执,忘却身份和地位,用心聆听人们的心事诉求,然后以自己的能力,依他们的需要,想办法给予帮助。

2011年6月4日星期六

我和人生佛学中心

一九七三年佛青总会在槟城主办第一届全国佛青训练营,已故黄荫文老师讲述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要义。人生佛学的原理并非太虚大师所创造,而是大师深入博览三藏,精勤研究体验佛陀的教法,复又通彻了解世间的学问、今日世界社会的趋向、人类文化思想的潮流,而发现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对现实人生社会有大裨益。所以,大师竭力提倡人生佛教,纠正过去佛教贪功德求死后好与偏求个人的生死解脱的毛病,转过来着重现实人生,改善社会,舍己为人,积极救世,使佛教与人生社会发生亲切的关系,和实际的受用我们一班青年了解人生佛教的学理后,认识到人生佛学是最适合现代社会人群的机宜,应予研究及发扬,遂要求黄荫文老师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及宣扬人生佛教的团体。

一九七五年我来到马六甲,结识了十余位虔诚好学的佛教青年。他们每个期日傍晚都前往青云亭参与诵经共修。共修结束后,他们聚集在当时的孔教会会所,研究佛教道理。我参与他们的集会几次后,就为他们讲解人生佛教真义。我也建议大家以佛学入门手册为课本,对佛教的道理做个有系统的研读,并鼓励他们参加全国佛学考试。在第一次的考试中,许多佛友都考到很好的成绩。

一九七六年,由于孔教会决定装修翻新会所,我们必须暂停我们的集会。几位负责人商量后,认为这样的情况会使到大家就此散掉,无法再继续研究佛法了。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组织一个佛教团体。我建议我们成为人生佛学中心的一个属下组织。我们赴槟城见黄荫文老师,与黄老师讨论后,我们决定成立人生佛学中心马六甲组。一九七六年十月廿四日,我们在马六甲培风中学礼堂举行成立典礼,获得法师与众多佛友莅临支持,出席的人数大约五百多位,场面热烈。已故释金明法师和释金星法师慈悲应允担任我们的导师。

同年十一月,我离开马六甲回去家乡亚罗士打。翌年年中孔教会开始会所翻新工程,人生佛学中心马六甲组在怡力路租了一栋两层楼房子作为会所。

一九七八年,有一天我接到了人生佛学中心马六甲组当时的副主席程光明居士来电,叫我回来马六甲。他说人生佛学中心马六甲组缺少人才,无法顺利展开活动,要我回来协助。那年,佛青总会在马六甲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我参加代表大会后就留下来。经过大约四个月的等待和准备,终于机缘成熟,可以展开弘扬佛法的各项活动。我们开始了每星期一次的缤纷星期五弘法会,由弘法组成员轮流上台主讲或主持座谈会,也时常邀请大德居士或法师前来弘法开示。我们也展开了康乐活动,练习佛曲,舞蹈及话剧,又成立篮球和乒乓队。当然还有每星期的诵经共修。一九七九年中,我们开办周日儿童佛学班,我和两三位理事负责教学。为了要教唱佛曲,我开始研究歌曲创作,写了一首欢迎歌——送你一声阿弥陀佛。这首歌得到很大的回响,我一首一首的写下去,迄今共写了大约三十首佛曲。我们也在一九八六年出版全马第一张现代佛曲专辑。

由于社团注册条规的限制,在槟城的人生佛学中心是不被允许成立属会,更不能在槟城以外的地方拥有属会,因此在一九八二年黄荫文老师建议我们在马六甲另行注册,改名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彼此成为兄弟团体。我们着手起草章程,进行注册申请,终于在一九八三年获得注册官批准,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就此诞生了。

我也在一九八二年卸下秘书的职务,而后来又挑起了弘法主任的工作。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一年,我受佛青总会聘请为弘法专员。因为时常出外到全国各地去巡回弘法,我就只担任普通理事。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我到柔佛州居銮出任佛青总会柔佛州联委会执行秘书;过后我又到森美兰州日叻务协助马佛总日叻务支会发展会务至二零零一年。这八年间我没有担任任何职位,很少打理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的会务与活动。

我在二零零一年回来马六甲,重新接过弘法主任的职务。我即刻开办佛学课程,每星期四上课,每一期的课程为期大约三个月。到今天共开办了二十四期佛学课程,主题包括「人生佛教真义」,「学佛三要」,「美丽人生」,『心经的智慧』,『佛法概论』,『佛陀的启示』,「生活转弯处」,「活出生命的喜悦」,「重新开始从心开始」,『时间与生命』,『缘起的你和我』,『生活的交响乐曲』,『八正道-生活的学问』,『佛陀的教导』,『点亮自己的灯』,『迷悟之间』,『佛说善生经』,『热爱生命』,『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跟随佛陀的足迹』及『菩萨心菩萨行』等。

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辗转共搬家四次,最后于一九九二年在东街纳路购下一栋三层楼房子,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会所。

这三十多年来,我一直都住在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的会所。这里就是我的家。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怎样拔苦和与乐

我们常说人之所以像人,是因为他有慈悲心、有惭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因为有慈悲心,能慈悲喜舍,能够看到苦,能修行而离苦得乐。佛法不离慈悲,但非留恋於慈悲或不舍於慈悲,因最后慈悲喜舍还是要舍,舍得澈澈底底。惭愧心就是感觉自己对人不够慈悲、善良、对苦不够承担。有惭愧才会想要修行。所以慈悲是一种动力,因为慈悲心会让我们生起惭愧心,而惭愧心会让我们生起想要修行的心。

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是为慈悲二字的定义。怎样拔苦与乐呢?比如说:一个身有病苦,而且又无安定职业的人,一家潦倒落魄,饱受身心的苦楚。如果我们有能力,要行慈悲的话,那就必须要先给予金钱,使他能够安家疗病,然后辅导他一技之能,让他能够自己谋生养家;进而以佛法洗涤他的心灵,使他明白因果,并修行佛法,从心彻底改造,得到生命及环境的转变,从此走向光明的前程。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拔苦与乐。我们不可以像一般人,只是扬扬止沸,而不釜底抽薪,这样子纵然是对一个人的布施救济,却无法使他自立创新,永远活在忧悲苦恼的日子里,那就不能说是拔苦与乐了。总而言之,对众生行慈悲时,眼光当要明利,运用智慧,这就是悲智双运

佛菩萨的利他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别。凡有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因此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出无限的慈爱,愿意无限度给予一切众生幸福快乐,自然愿意无条件的拔除一切众生的忧悲苦恼。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修菩萨道的基础,也是修习止观的基础。没有慈悲喜舍,要破除我见是极度困难的。因为我见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甚至於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经常在我你他的见解和思考上作反应。有这样的反应,就是没有慈悲喜舍,根本无法断除我见。

们要修行菩萨道,就要深入了解慈悲喜舍这四个字的意义,及在日常生活中修习这四个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与实践后,由有量的慈悲喜舍心,逐渐步入无量的慈悲喜舍心。

佛菩萨无我大慈的与乐,是帮助众生得到人天的快乐、法的快乐、及究竟涅槃的快乐;而大悲的拔苦,是帮助众生离开三界所有的痛苦。我们要成就佛菩萨无我的大慈悲,首先我们内心里要对一切众生充满著善意,希望他们时时刻刻都能够自在幸福快乐。这第一步要从慈悲对待自己的自性众生开始,也就是自性众生誓愿度。学习对自己慈悲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以最友好,最友善的方法,和自己做好朋友。跟自己建立这种友善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能够跟自己相处得很自在的时候,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这样我们才能对待别人友善,因为这是从内心自然发出来的善意。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开放自己的胸怀和心灵,去对待他人。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样,我们会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或过去不好的经验,对自己产生厌恶,乃至有嗔恨自己的负面思想。久而久之会生起对自己作出负面的评价的习惯。我们会给自己制造许多的苦恼,也会给他人制造烦恼。

我们应该如何的慈悲自己呢?我们可以积极正面看待自己,发掘自己的优点,时时记起自己的佛性。如果我们一直放大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我们就成为自己最厌恶的人了。所以我们要学习去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给自己正面积极的评价,在学佛当中了解自己的佛性。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也一定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也会给别人正面的评价,也会看到别人的佛性的光辉,我们的内心会培育出更深广的慈悲,我们的行为和我们说话的内容语态,乃至我们的身体语言,会自然的和内心的慈悲相契合。当我们能够友善仁慈地对待别人,体恤别人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快乐。因为当我们感觉到身心轻松自在,同时也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带给别人快乐,我们的内心自然会生起喜悦和欢愉快乐。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菩萨的菩提心

具有菩提心(或称菩提愿)的人就是菩萨。但是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愿。张澄基居士解释道:菩提心,包括了对菩提佛果之了解、响往,和立志去争取此觉位之志愿与实践。菩提心应该是指那响往和争取悲智二种圆满的佛果觉位之心。但佛教习俗中,一般人说到菩提心常常都是指对众生之慈悲心,因此悲的意味远过於智的意味。。在许多场合中我们所听到的:你要发菩提心啊!就是等於说:你要发慈悲心一样。对大乘佛学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菩提心包括慈悲与智慧两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佛教徒在接受皈依仪式的时候都发了一个宏愿四弘誓愿。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誓愿包含了慈悲与智慧的修学,也包括了自觉觉他的愿行。

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须菩提问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陀回答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发大悲心广度一切众生,此大悲心必须与无相般若相应,不著一切众生相,才是菩萨的菩提心。所以佛陀又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发菩提心的菩萨修行者,必需对性空缘起的真理有深刻的体悟,才能生起不执著一切相的清净菩提心。

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济拔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的离苦得乐而欢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菩萨不但要有慈悲心,还要有喜舍心。慈悲喜舍的总和,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心。

2011年4月24日星期日

菩萨心菩萨行


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a》的简称。菩提译为,萨埵译为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对世间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相,菩萨都有相当深刻的体悟,并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有的菩萨是已经觉悟成佛,但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在世间现种种形游诸国土,广行救度众生的工作。

菩萨以出世的心态积极创造入世的事业。菩萨和你我一样热诚地进行世俗的活动,但心境却不为俗事所动,心中没有丝毫牵挂。因为菩萨心中没有欲望也没有厌恨,菩萨明白事实并依著真理而行。

菩萨,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修行者。换一个说法,菩萨是一个自觉自利又觉他利他的修行者。要自觉自利,我们时时要反省,向内自觉,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品质,然后努力改善和提升。常审察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是善还是恶。做出任何决定和抉择,或者在作出任何行动之前,要问问自己是否有需要及其重要性。佛的教诲说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贪嗔痴等毛病,在生活中都有做过不对和伤害他人的事情。改善自身品质的先决条件就是忏悔,承认自己的缺点和过错,下定决心改过。然后,我们可以依着佛陀的教导,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和提升自身的思想,言语及行为素质。

在觉他利他方面,我们需要明白他人的程度,因缘及需要,才能提供适当的教导和协助。我们要有爱心,真爱就是慈悲,是给予喜悦与快乐的意愿和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谛听和谛观,这样我们将知道如何才会使别人快乐。《法华经》形容观世音菩萨『慈眼视众生,谛听世间苦』。慈悲,是带有深刻关怀的。你感受他的苦楚,就可以替他带来些许安慰。慈悲,不是给人不需要的东西。你必须明白他的情况,或明白你所提供的东西会不会给他不快乐。没有理解,你的爱就不是真爱。你必须要有谛观,去明白、去理解你所爱的人的需要、渴望和苦难。

郑振煌教授说过,菩萨只看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不看人们的缺点和错误。人都有缺点都会做错事,包括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一直计较人们的缺点和错误,就会讨厌和憎恨他,批评他和远离他,因而无法生起利他的心。维摩经说道:罪性本空。缺点和错误是因缘所生起的,并不是本来有永远有的。一时的因缘集聚而生起某些缺点和犯了错。随着因缘的改变,缺点和错误就消失了。通过适当的协助和教导,坏人也会变好。如果大家都讨厌他拒绝他,也许他的缺点会增长错误会更严重。菩萨就是要真心诚意的去教导和帮助人们,改善心灵及行为品质,不论他是聪明是笨,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我们发现某个人的缺点或做错事时,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是要劝导他和帮助他回到正轨。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劝导和帮助他,也不需要恶言相向。责骂和批评并不能使一个人改善他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还会把他推下更黑暗的深渊。

为了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完成教导和帮助人们的工作,修学菩萨道的过程中,自觉自利是非常重要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哲人先贤和志士仁人,都在追求生命自觉,他们在自己的思维和实际工作中,经过艰苦的探索。一位哲学家和革命家说道:『人越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所表现的忘我精神越大,他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就攀登得越高。』自觉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它崇高、可靠,充满智慧和慈悲,它可以使人向往,使人追求,使人明智,使人高尚,使人纯洁和净化,把人引向一个完美的境界,佛性显现。只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提高思想道德上的自律,激励自己前进,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才能提升智慧和慈悲,及觉他利他的能力。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一点看法

来和去
一切事物的来去都有其因缘关系,如今我所拥有的其实并不是绝对属于我。它只是随某种因缘来到我这里,当然它也会随着某种因缘而离开。世间的事情是没有永远和永恒的。一切来的都会离去。来的时候我们要好好珍惜,去的时候就让它去吧。其实我们也没有所谓来和去。我们遍满整个宇宙,拥有整个宇宙的一切。这样就根本没有什么来和去,一切都不来不去


换个角度
换个角度,换个心情,换个态度,换个观念,换个想法,
或者改变一下生活习惯,
你会发现世界不同了。
只要作出一点点改变,
你的世界就会随之改变。

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一些观点

人之初
有人说,人的某些性格是与生俱来的,而这些性格中就有贪念,厌心和固执。甚至有科学家说,人的原始兽性还没有泯灭。从完美人格主义者的观点来说,人之初是性本恶。对普通人来说,贪吃贪睡,生气,固执并不是什么坏事,杀人放火偷抢欺骗,奸淫等行为才是恶事,而这些恶事是后天影响才会去做的,小小孩儿天真纯洁,不会做这些坏事。这样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以佛教的角度来讲,人会生为人,其因果中有贪嗔痴等毛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人之初,是性本恶。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的本性是佛。从这个观念来说,人之初是性本善。这样来看,人之生来,都有为善和为恶的可能性。我们要如何教育孩子,让他长大后,发挥善的可能性。好的教育,坏人也会变好。坏的教育,好人也会变坏。




你快乐吗?
你真的快乐吗?你的生活真的这么美好吗?或者是,你认为你的生活是快乐美好的,满意于眼前即得的好处和舒适,而故意忽视或抗拒某些痛苦和困扰的讯息。
如果有一天,某些事故(因缘)的出现,而引发这些因素的反射和爆发,你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宁静

宁静

我喜欢宁静
但,宁静并不是没有噪音
若你的心容易受外面的
事事物物干扰
你不会有宁静
宁静是
不受外界干扰的
平和心境
不管环境有多吵
你还是浸润在宁静中




无常


人随着经验成长
今天,做不到,无所谓
明天你还有机会
终有一天,你会做得对
无常,并不可怕
它还会给我们,希望无限
乐是无常,其实苦也是无常
好是无常,坏也是无常
若能善用无常
天天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