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慈悲与智慧

慈悲就是怜悯心、同情心,或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的最高度发展是悲天悯人,对象不仅是某人某物,而是全体有生之伦。有恻隐之心的人,必会知道是非善恶和除恶行善。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培养慈悲或恻隐之心,然后在生活中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做到「诸恶莫作」,我们就得对恶事感觉羞耻,或是要有羞恶之心。

智慧,可以说是思考和悟的能力,及思考的方向和悟的内容。它必须是能够判断善恶、对错、好坏,及选择弃恶向善,做好和对的事情。

慈悲是属於感性的,智慧则是理性的。在生活中,感性的品质是推动力,会产生一种冲动;而理性的品质就是生活的指南及技能,令我们想出最好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人若没有感性的品质,就会懒惰和不想做事,没有冲劲和勇气。如果缺乏理性的品质,就会乱冲乱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或者会以自我或自私的念头,以计较得失的心态作思考,结果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我们要以慈悲来发挥智慧,以智慧来引领慈悲。有了慈悲就会做好的事,有了智慧就会把事情做好。有了慈悲和智慧,就会把好的事情做好。

所有佛教的道理,都是讲慈悲和智慧的融合,或说「悲智双运」。如果我们来研究及明白佛教的道理,提升慈悲和智慧,就能够使生活走向好的方向,亦能够把生活处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