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慈悲与智慧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缘起性空
缘起就像一张网,网中的每一点都连结在一起,产生互相影响的关系。任何一点影响整张网,整张网也影响任何一点。我们这个世界是缘起的世界,也像网一样,各个人、事、物都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影响著个体。每个人都没有可能从群体社会中分割出来。既然我们无法离开群体社会,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在我们所居住的社会过日子。如果我们要快乐过生活的话,就需要努力的改善自己和社会。这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行为。
(一)「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决不障碍任何一色法。(二)「空」有周遍的意思,如像虚空,遍满一切
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
世间和出世间
戒和定为基础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唱佛曲与修行
唱歌有其一定的作用,像"江山美人"这部电影里,女主角对着佛菩萨圣像一边哭泣一边唱歌,如果说唱歌就是玩乐,她又怎么会又唱又哭呢?其实,她是藉着唱歌把内心的苦楚抒发及倾诉心中的衷情。又如战士在出征之前高昂激情歌唱,是为了激发勇气去和敌人对抗。
佛教徒唱佛曲,当然不是为了解除苦闷;也不是为了激发勇气这么简单。我们唱佛曲也是一种修持功夫。一般人认为学佛的人坐禅、持咒、念佛诵经,才是修行。这当然是不可置疑的。但是,若我们带着修行的心态来唱佛曲,也能达到坐禅诵经等一样的功效。两者可谓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唱佛曲和修行佛法又如何扯上关系呢?让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是"修行佛法"。太虚大师说:佛法乃佛所证悟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简单地说,佛法即是成佛的方法。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一书中提及修行佛法有三个要义,即提升智慧、培养慈悲和增强信愿。
唱佛曲能否实践这"三要"?答案是肯定的。就"三宝歌"一曲而言,其旋律庄严,能摄住人心自不在话下,歌词中的"大智大悲大雄力"是佛陀的三大功德,口里唱着此意义深长的歌词,久而久之,我们心里也会生起这种意识和理想,在生活中自然会渐渐实践大智大悲大雄力而走向成佛的道路。
有些佛曲,是赞颂诸佛菩萨的。当我们在唱时,歌词很自然地嵌入我们的脑意识里,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醒我们向佛菩萨学习,提升慈悲增强信愿。有些佛曲的歌词含甚深佛理,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警惕我们莫胡里胡涂过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培养智慧来处事,让每一天都充实和有意义。
由此可见,唱佛曲确实能达致修行三要义。加上我们以恭敬和真诚的心来唱,歌声必能扣人心弦,让听者也生起对佛菩萨的敬仰和坚定学佛的意愿。
总而言之,佛曲有助于我们修行佛法是不可否认的。以佛曲来弘扬佛法更是最适合现在的时代。希望我们能通过佛曲歌唱制造更多因缘让更多青年人来学习佛法,从而共同走上菩提大道。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皈依三宝的生活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佛法与佛学
运动简则
1。要有规律地运动,每星期至少作四到五天,始能产生效果。
2。要把运动当作一种生活上的享受,认真去做。
3。运动时间要长久,份量要重,不要太姑息你的身体。运动时
4。尝试一种新的运动,宜逐渐由少增多,四十岁以上的人或不
5。为了减少肌肉酸痛,在激烈运动前应作五分钟的顶备操,如
6。饭后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倒是可以的,但激烈的运动应在饭后
7。每天尽量把握运动的机会,可以步行的就不要坐车。不要乘
8。柔软体操不能增强心脏机能,但能增加肌肉的柔软度。
9。步行是最方便、最普通、最有益的运动。它既不用化钱也不用预备器材设备,更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地点的限制。这里所说的步行是指轻快,迈开大步的行走而言。
10。你的身体需要活动,也需要充份的休息。因为情绪上的紧
做一个佛教好老师
1。思想
1。1 慈悲 - 爱心、善良、尊重、包容、无私
1。2 智慧 - 明理、冷静、清醒、客观、创意
1。3 信愿 - 理想、目标、信心、耐性、意志
2。1 教育的热诚与乐趣
2。2 开朗的心情,健康的体魄和仪表
2。3 圆解佛学,懂得世间学问及一般知识
2。4 不断地学习与广泛的兴趣
2。5 了解学生
2。6 民主的精神和合作的态度
2。7 掌握语言,有良好的口才,生动的谈吐和幽默感
2。8 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9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3。1 善巧方便,循循善诱
3。2 真实丰富的内容和教材
3。3 让学生了解实际的状况和题目的核心
3。4 提示探讨学问的态度,方法和重点,鼓励学生自行探索
3。5 帮助学生拟订具体的目标与计划
3。6 提供助缘,建立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3。7 鼓励团队精神和群体力量,激发学生互相学习与关怀
4。1 师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为五?一者教技术,二者速教,三者尽教所知,四者安处善方,五者付嘱善知识
你的注意力在那里?
很多人喜欢注意生活中的故事情节和外表,而从来不去注意
很多人的意识实际上是处於一个长期的半睡眠状态中,不知
我们有一个缺点,就是无法注意到生活或事情的全面,往往
当我们的生活有了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把注意力放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的维持注意力,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而摇摆
喜欢和爱
告诉你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真实故事。
不记得那一年了。有一天,几位女中学生来找我聊天。在谈着谈着,忽然一位女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那些男同学都是自作多情的。啊!我很惊奇的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呢。以下是他们给我的答案,令我开窍,令我觉悟。希望大家都能紧紧记住他们的这一段话。他们的回答:我们只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以为我们爱他们!!!
千万不要把你喜欢他当成你爱他,也不要把他的喜欢你当成爱你。就是你分分秒秒想他,想和他在一起,也未必是爱他,有可能只是喜欢他。要清清楚楚知道你只是喜欢他,还是爱他。也要清清楚楚知道他只是喜欢你,还是爱你。不要等结了婚以后才发现你只是喜欢他而不是爱他。那时,问题就大啦。如果一男一女两个人要结婚。最好是又爱又喜欢。
也是很久以前了,我看过一出电影。男主角去见他的爱人的爸爸。他对老人家说他要娶他的女儿。老人家答应了,但却问男主角一个问题:你喜欢我的女儿吗?青年人一再的说他很爱她。老人家说:我知道你爱她,但是我要知道-你-喜-欢-她-吗?
喜欢和爱当然不是这么容易可以分清楚,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两者混在一起。当妈妈骂孩子打孩子的时候,往往孩子会想妈妈不爱我了。其实,妈妈不是不爱孩子,妈妈只是不喜欢他的某种样子或某种行为。就像我们有时也会不喜欢朋友的某种样子或行为,但我们却不恨他。喜欢是由对方顺或满足我的要求而生起的情感。爱是发自内心为对方而付出的感情。
以下有几个情况可以衡量是爱还是喜欢:
1。喜欢:不能接受对方的缺点。。。爱:可以接受对方的缺点
2。喜欢:只关心对方给自己的满足。爱:多为对方设想而能同甘共苦
3。喜欢:争吵后就讨厌。。。。。。爱:争吵后会后悔要求对方原谅
4。喜欢:比较关心自己。。。。。。爱:关心对方而肯牺牲自己
5。喜欢:只想到眼前的享乐。。。。爱:关心长远的幸福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决定结婚,组织家庭
家的开始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两人喜欢共处、一起做事
生活的系统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点亮自己的灯
佛在长部经中说道:「人应自作明灯,应自作皈依,勿向外觅皈依处。」我们需要点亮自己的灯,以照亮我们的生活和前途。业力因果的原理,是人人自作自受的。自己制造业力因缘,自己承受或享受结果。我们的祸福悲欢,是由我们自己造成。我们要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得点亮自己的灯。
学佛或修行佛法,就是来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素质,增强我们的性格及提升我们的思想。这也就是提升我们的感情、意志和智慧,以向佛陀看齐,最后获得和佛陀一样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就是大悲、大智和大雄力。
我们的心理和思想上,都会有很多的缺点,但是我们也拥有一些基本的优点。因此,我们还是有机会从这些基本的优点去做改善
愚痴是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无法正确的思考
空手道
学习空手道,也是一种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人是必须活动的。在你未出世之前,母亲就已经感觉到你在她的怀里活动了。婴儿呱呱落地,四肢挥舞,充分表现出人的生命活力。小孩子喜欢蹦蹦跳跳运动。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加,成人越来越疏於运动。我们古代的远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不知行多少里路,流多少汗水,难怪他们身强体壮。我们不需倒过来重过野人式的生活,但我们却得寻求一个折衷的方法才行,因为健康的身体要靠每天定量的运动来维持。运动能够帮助消化,增加肺的效率,使肺以更少的劳力,吸进更多的空气。运动能强化筋骨,减少神经紧张,增强身体抗力,促进身体健康。
依因果律创造你的生活
龙应台在一次的演讲会上说,作为一个政治人必须要懂得文
自己走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所以很多人都很忙碌。要工
不论我们的生活有多忙碌,我们有需要偶尔停下来休歇一下
佛说:「万法唯心造。」这句话是说,我们的思想(心)造
为了要改善我们过去的想法和做法,使我们成为有能力的人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是有用的,要从心里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神庙必须改变
佛教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是在於「知」,而是在於「行」,即是教导人
佛法的目的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并贡献心力去净化社会和创造世界和平。修行佛法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
佛陀是因为看到人生充满诸多烦恼和痛苦,也看到众生界的不平等不和谐的现实,所以就发心出家,去追寻痛苦的真相和解脱的方法;及促进一切众生界平等和谐的方案。
佛陀成佛以后,几近半个世纪,足迹遍及印度尘灰扑扑的大街小巷,弘扬他破除我执,拯救众生脱离一切苦恼的道理。佛陀不鼓励那些繁文缛节的仪式,认为它们只是形式或装饰品,对实际的修习没有什么帮助。佛陀弘扬的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宗教。佛陀到处说法讲学,以各种方法与措辞,根据闻法者的根器而对机施教,但佛所说经典的要义,根本目的就是要教导人们实践悲智双运,消除烦恼痛苦及实践清净、和谐、快乐的生活学问。
佛陀一生奔走恒河两岸,积极说法讲学,希望人们能够明白人生世界的真相,了解生活的道理,改善思想与生活,建设一个和乐的社会。跟随佛陀的足迹,延续佛陀的工作,是佛弟子的责任。因此,弘扬佛法可以说是佛教团体的最主要的活动。唯有弘法教育,才足以彰显一个佛教团体的特色,才能够确定佛教团体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五十及六十年代,我国佛教界很少有弘法的活动,因此大多数佛教信徒都无法了解佛陀的教导,不能真正的修学佛法。很多信仰佛教的信徒只是到庙堂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因为不明白佛陀的教导,在生活上做出很多违反佛法的行为,导致人们误解佛教,认为佛教是迷信和不实际的宗教。
近这几十年来,佛教组织大力推动教育和弘法工作,全马激起了一股研究佛法的潮流,佛教团体如雨后春荀般在各城镇相继成立,研究及学习佛法的年轻知识份子愈来愈多。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观点和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从迷信和落后的宗教转为实用和进步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