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你近视还是不近视


这是朋友电邮过来,好玩又有用的东西

不近视的人看到的是爱因斯坦
近视的人看到的是玛丽莲・梦露
不近视的人把眼睛眯起来也可以看到玛丽莲・梦露
近视的人戴眼镜看的是爱因斯坦/取下眼镜看到的是玛丽莲・梦露
你近视还是不近视,看这图就可以测出来了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寻梦

梦是目前看起来无法实现的愿望。但是,目前无法实现并不等於将来就不能实现。做个好梦,别让人偷走。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我们必须付诸行动去创造。

佛说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这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的机会。在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当机会来到时,能够抓住它把握它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判断和作出抉择。每个判断和抉择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前途,因此我们要确保每一次的判断和
抉择都是正确和正面的。我们依什么来作出判断和抉择呢?那就要看我们本身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或智慧了。自身能力,就是指隐藏在你自己内部的能力――你的精神、你的情感、你的意志、你的知识、你的技能、你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锻练自己,提升自己和改善自己。

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一直看自己的缺点,要找出和发掘自己的
优点。其实,每个缺点后面都有个优点。当一个优点浮上来的时候,一百个缺点会沉下去。

我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锻练自己的思想性格。要能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需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只要肯大胆的尝试,细心的研究,困难也有一天会变成容易。

人生世界是有因有果的,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这是肯定的。我们称这个轨迹或秩序为「因果律」。因果律是佛教的基本道理,也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则。佛陀对因果的道理告诉我们过去、现在及未来像链条一样由因果串锁着,也就是说,一个人现在的生活情况(果),是过去的生活行为(因)所导致的,然后再发展到未来的生活。在这因果的连锁中,人仍有意志的自由,人仍可凭他的意志和决心,调整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去改变他的命运。我们可以依着因果的规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佛告诉我们一个
有效的解决生活问题及实现生活理想的方法,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成功和快乐的生活,他可以依佛陀所说的四圣谛来规划他的幸福之旅。第一,他必须要清楚了解其生活的现状,要有敏锐观察力,看到平时所看不到的真相。第二,他要能细心思考,探究往日的生活有那些想法和所做的事情,及什么错误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行为习惯,导致如今不美好的结果。第三,他要看到未来的画面,决定一个很明晰的生活目标。第四,他要下定决心,制定一个策略,如何改变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来改变他的生活,积极地朝著目标前进。

佛说人生世界是因缘和合而生起
的,这个缘起人生世界就像一张网,所有生命一切事物都牵连在一起,互相影响,有着互动的关系。这个缘起的人生世界就是一个大系统,我们各个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子集合,各个人的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领域是这个子集合的各个单位。每个人的生活的苦乐与整个大系统脱离不了关系。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领域也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才会有美好的结果。照顾系统才是照顾个体单位。我们就要懂得管理我们的生活,处理好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互动。然后,还要正确地处理我们与其他人的生活的互动。互动的过程就是沟通、理解、及互相支援。要获得真实永恒的成功和快乐,努力去明白与体会慈悲和仁爱。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好同学的感言

马大佛学会佛曲组几位同学於二零零四年十月到来马六甲与我交流。要离开时,他们送我一张写满他们的感言的卡片。

素彬:终身学习的对象。老师您的很简单、不很难,真的令我佩服。其实在做每件事,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害怕而止步(我也是其中一个),但老师您却一句话,一个微笑就把它征服了,真的令我震叹。虽然老师您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但里面已包含了许多妙语。老师,非常感恩您的付出,也谢谢老师陪了我们一整天。与老师的交流中我真的获益不少,也领悟一些东西,尤其在弘法的道路上。愿幸福安康。

婉真:您就像一个活宝。从您的言行举止,我都获益不浅。您潇洒的动作,简单的言语,是那么的自然,又不失佛法,真佩服您。祝您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自在。

赖俊翔:从你的身上,真的看到自在,感觉你真的很自在,而我们却有一大堆的束缚。很佩服你对弘法的信念,还有你终身学习的态度。看回自己,还有很多真的要学。嗯。。。这次的结缘,有了一些小小的触动,也有一些启发。很感恩这次的因缘,也愿学佛路上共精进。善哉。

旖妮:谢谢你陪了我们一整天。这一趟确实是个很好的接触。除了佛法的要理之外,学习以豁达开放的心胸来待人处事是我最大的收获。这种人生的智慧并非言传,而是来自您的身教。我喜欢这种没有压力的相处。我开始能明白为什么老师的弘法对象不管对於幼、老、中、青,都会是那么受欢迎。感恩您对佛教的付出,您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

建文:感恩能与您见面。你那对事物的心态让我惊讶!原来,只要用心用行动去做,一切是那么的容易,佛法是那么的简单。太好了!感觉被充电,只要用心用行动一切都简单。谢谢您!

凯心:真的觉得能访问到你是很殊胜的。从你身上看到了很多,尤其是你的口头禅“很简单”“不很难”,都在在地提醒了我们,凡事都应付诸于行动,何况弘法。愿身心安祥。。。

丽冰:让我的周末变得不一样。。。。

志勇:嗯。。很细心加周到的老师。事事都替人着想。感恩您十月二日星期六全天候的照顾。终身学习的态度也感动了我。“学习生活”的确让人增长智慧。愿学佛路上共精进,祝您每个时刻心安住。。。

凤玮:能唱、能跳、能讲、真能玩。。这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弘法人员。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普照寺的七大长期目标

一九八八年,已故林凤老居士因感年事已高,不忍见她所创建的「普照寺」落得无人管理而被埋没,发心要把这座占地七英亩的寺庙献出来作为正信的佛教道场。她找到了当时居銮佛教会的总务许栋南居士,将心愿道出。许居士遂往见当时佛青总会柔佛州联委会主席马希龙居士,商量如何实现林凤老居士的这项心愿。大家得到了一个共识,就是把普照寺献捐予佛青总会,建设一座全国的佛教中心,积极展开佛教的弘法、教育、文化、慈善与研究工作。当时的佛青总会总会长梁国兴居士与数名领导人,几次前来居銮交换意见后,总会决定接受这项献寺。经过详细慎重的讨论和研究后,订下了普照寺七大长期目标。

(一)充分利用所有空间,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用,落实应负的使命,实现研究与修持佛法的工作目标。
(二)加强佛教学术研究工作,发扬佛教思想;积极於对中国与南传佛教的教理与思想作进一步研究;对汉译经藏作直接的探讨,对现代高僧与学者的论著作广泛与深入研讨,提高佛学研究水准,带动佛教界与学术界对佛学研究之风气,肯定佛学研究的重要性,以提高佛教徒的素质。

(三)重视佛教思想的发挥。

(四)招收有志深造的佛教徒为研究生,参加长期或短期课程,专攻佛教哲学与修持,为明日的佛教储备人才。

(五)设立佛教资料研究中心,为佛教界收集储存有价值的资料,及研究佛教文物的保存。

(六)为佛教团体提供佛教组织专业咨询服务,促进佛教组织走向系统化
、专业化、企业化及制度化的路线。
(七)策划全盘的师资训练计划,培养各种佛教专业人才,同时设立佛教教育视察团,针对佛教成年、青少年及儿童教育作一个全盘剖析,并作出一部完整的报告书,作为各佛教团体举办佛教教育活动的指南。

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

这就是弘法

学佛是人生向上向善不断努力地求进步直达圆满成佛的事情。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人格或生命品质。就如太虚大师所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人格或生命品质的根本即是心或思想。我们要每天注意及改善我们的心。心的活动空间就是生活。心改善后,生活中的待人处世会越来越好,整个生活就会走向和谐快乐。

社会是群体的,是大家互相牵连的。所以,个人单独的和谐快乐不会真实恒久。越多人获得和谐快乐,我们的和谐快乐才会真实。我们要把这种和谐快乐的道理宣传开来,这就是弘扬佛法。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佛曲与无常

。。花儿它不再开,人儿他不再来,今天没有花儿看,今天没有人儿伴。往事它不再现,人心它已改变,往日恩情化云烟,往日欢笑已飞远。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一件事情不变,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一个人儿不变。不管往事不再现,不管人心已改变,只要画个大圆圈,美丽日子就在眼前。

。。这是我在一九八一年写的一首佛曲-「无常」-的歌词。无常是佛教的主要道理,也是人生世界的真相。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在不断的改变。以前我读过美国诗人爱默生的一首诗,大意是这样:我涉水走过一条小溪流,我的右脚先踏进水中,接着左脚也踏进去,我的右脚和左脚踏进去的是两条小溪流,因为在那一瞬间,小溪流已经改变了。这首诗让人感觉无常变化是那么的迅速。

。。因为无常变化的真实,不论多么快乐美好的人事景象都会成为过去。无常到来,我们不能放下消逝的美好快乐,就会生起烦恼痛苦。人往往执著某一个因缘,认为只有这个人对我好,只有这件事物是美好的,而看不见身边其他人的好和其他事物的美丽。一旦失去了这个因缘,就会感觉到世间已经没有了快乐的理由。我在这首佛曲的最后一句写道:只要画个大圆圈,美丽日子就在眼前。就是说,我们要扩大我们的心,扩大我们的生活圈子,去注意、欣赏和接纳周围的人和事物。我们会发现还有很多人对我们很好,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快乐的理由。

。。解说无常这个道理的佛曲还有好多首。如星云大师作词的「快归投佛陀座下」、杨善勇作词的「生命本是无常」、斯理作词作曲的「无常的岁月」、尤国林作词罗发祥作曲的「花飞又花谢」、刘潮皮作词作曲的「无常」。各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解说无常的道理,引领大家明白无常的真实性,作者同时也劝导人们修学佛法,提升智慧和慈悲,不要被无常现象迷惑而生起烦恼痛苦。

。。从佛曲的发展来看,我们也能够了解无常是真实的。六七十年代的佛曲,歌词直接讲述佛教的道理,义理深奥。曲调多是文艺歌曲的曲式,肃穆庄严。八十年代以后所创作的佛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歌词的编写趋向生活化,甚至口语化,非常的浅白。所带出来的佛法是容易让人明白和接受。曲调越来越倾向流行歌曲的风格,有轻快活泼的,有校园民歌的曲式,也有摇滚的。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改变?我们是否会认为佛曲应该都是肃穆庄严的?

。。我们可以将佛曲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作为修持之用的,以提高修行者的心灵和精神境界。经赞的唱诵曲如炉香赞、心经、大悲咒的曲调,都属於这一类型。第二类是弘法之用的,以增进信众对佛法的理解及加强他们对佛菩萨的敬仰和信念。属於这一类的佛曲有三宝歌、观音灵感歌、古老的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聆听来自恒河的声音、拈花、虚云、慧灯普照等歌曲。第三类是以接引为目的。到全世界去、自己找,都是属於这一类的佛曲。

。。佛曲,要发挥其弘法和接引的功能,除了需要契理,更需要契机。我们创作一首佛曲,要做到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令人喜欢听喜欢唱,及容易明白歌词的意义。太虚大师有句偈语说:「用贵适时,不专泥古」。八十年代以后,人们的性格思想、生活习惯起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已不能够用旧的方法以旧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我们一定要改变。如今,流行歌曲的喜爱者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如果我们要以佛曲来接引青少年,及向他们弘法,我们必须编写生活化和易懂的歌词,谱以类似流行歌曲的曲调的佛曲。佛曲没有一个固定的曲式,有人说这是佛曲的缺点,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优点。因为没有固定的曲式,佛曲的发展就拥有多元化的路线和方向,及无限的创作空间。

。。也许有一天,你会听到绕舌佛曲,请你不要惊奇,就以欢喜心去听去欣赏吧。

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

美好生活从五戒开始

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是不是好人,是否可以信任,能不能做朋友,是看他的说话和行为。也许有人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说话和行为证实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说话和行为造成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所以,如果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就要时时刻刻注意本身的说话和行为,千万不要让我们的说话和行为污染我们的思想,降低我们的人格,而思想和人格是获取成功和幸福的基本条件。

心或思想决定我们的际遇和作为,但在我们的思想还不能自主的时候,它会受环境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我们常置身於不好的环境和外在因缘,我们的心也会逐渐变坏。如果我们懂得选择好的环境和外在因缘,我们就能慢慢提升我们的思想素质。我们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最主要的外在因缘。

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以改善思想,首先我们要懂得忏悔,要时常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做错的就得认错和改过,对的要做得更好。有忏悔或肯认错的心态,才能擦亮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过错。要是没有忏悔或肯认错的心态,即使大家都证实这是我们的过错了,我们自己还是无法看到自己的错误。看不到错误,就不会认错和不能改过了。这样,我们的思想和人格就永远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

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人必须反省自己所做的事,更应特别注意那诱发行为的动机,看它们究竟含有多少仁慈、多少我欲的成份?佛陀的用意是叫我们明了,对行为的客观了解是改进的先决条件

『止恶行善』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佛法大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意思就是说,不要做坏事,要做好事,心意要清净。「止恶行善」,看来虽是利益他人,实际则是利益自己。多做好事,虽无法证明一定会有所回报,但至少可以慢慢改善风气,人和人之间也可少些距离,多些互动,最后受益的还是自己。最重要的是,多做好事能够清净自己的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减少烦恼,可以使自己活得快乐自在。所谓「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在佛教的因果关系来说,多做善事能广结善缘,在生活中会多遇到善人和好的际遇。

「五戒」是一切「止恶行善」法的基础和纲领。以佛法来说,道德是判断正当心理和行为的法则。巴利文叫做『SILA』,意思就是道德发展的自我戒律。佛教的戒律以不伤害为准则。

禅定与意志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靠有极坚强的意志力。悉达多太子为了寻求人生宇宙的真理,在苦行林修苦行六年,后来菩提树下发出坚定的誓言:「若不觉悟,誓不离此座」,终於觉悟成佛,就是秉着坚强无比的意志。

我们涉身处世,若不把事当事做,只一味因循苟且,敷衍了事,这种心理如充类至尽,就可以逐渐使一个人堕落。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

希望获得成功,千万不要犯上优柔寡断,狐疑不决的毛病,必须养成一种坚决的意志。一个有坚决意志力的人,有决心有勇气,他对自己有信心,遇事当机立断,想好了就动手,决不三心两意,狐疑不决。他不怕失败,纵使不幸失败了,仍旧毫不灰心,努力奋斗。唯有这样,才能把成功的线索握在手里。

如果我们能够学习维持坚定的注意力或定力,精神能够集中,心念不受外界的影响,意志力自然就产生。坐禅,就能够学习维持坚定的注意力或定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於自己身心了解的程度,是极其有限的。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方面,每天究竟有过多少的念头波动起伏,固然无暇审察,即使刚刚滑过的一分钟之间,有过多少什么样的念头?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清楚。重要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运用高度的智能和坚韧的体力。我们很少知道,在生命深处有著很大的漏洞,将大量的能源无谓的漏掉。就是各种杂乱的妄念,消耗了体能,降低了智能。妄念之中尤其是使情绪激动的欲望、忿恨、傲慢、失望等,都能使心理生理状况,发生震撼而失去平衡。假如学会了坐禅的方法,你就能够减少那些杂乱及无益的妄念,使你的头脑经常保持轻松与冷静的状态。当需要它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得以充分发挥它的最高功能。

坐禅的好处,是从身心的反应被发现。坐禅有十种心理方面的效果:一。忍耐力的增强、二。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三。意志力的坚固、四。思考力的增进、五。形成更圆满的人格、六。迅速地使得头脑冷静、七。情绪的安定、八。提高行动的兴趣和效率、九。使肉体上的种种疾病消失、十。达到开悟的境界。

2008年8月4日星期一

回忆二





1。八十年代在云冰华小礼堂主讲“佛教与华人文化”
2。八十年代在永平佛教会馆主讲“创造你的未来”
3。八十年代在吉兰丹佛教会演唱佛曲
4。1978年在马六甲培风中学礼堂千人素宴上演话剧“金大仙”

回忆





1。古晋慈云佛教正信会儿童生活营2005
2。登嘉楼佛教会
3。工大佛学会研讨会1989
4。关丹福建会馆训练营

2008年7月25日星期五

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

三十六年了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自一九七零年成立到今天已经三十个年头,而我参加佛青总会,和总会走在一起也已经有三十六年了。我在一九七二年开始接受佛教,参加吉打佛学院华文组青年团。大概三四个月后,他们委任我担任青年团的总务,同时也被委任为佛青总会吉打州联委会副秘书。第二年,一九七三年,因为佛青总会当时的副秘书辞职,他们就委任我递补这个空缺,担任佛青总会副总秘书。

一九七四年,佛青总会在吉打亚罗士打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我是筹委会的主席。就在这一届的代表大会,我正式被选为副总秘书。一九七六年,我来马六甲,和一班佛教青年成立了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在一九七八年,我担任佛青总会马六甲州联委会的副秘书,而后在一九八零年就担任秘书。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一年,我被佛青总会聘请为弘法专员,到全国各地的佛教团体弘法。这八年期间,我平均每个星期弘法三次,八年来共弘法或主持佛学讲座大约一千两三百场。这期间,我也在柔佛、吉兰丹、彭亨、砂劳越、吉打,霹雳,和马六甲主持弘法人员训练课程。

在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我来到柔佛州居銮,担任佛青总会柔佛州联委会的执行秘书。一九九九年,总会在其八打灵的行政中心开办长期性的弘法人员培训课程,我是讲师之一,负责弘法技巧训练。

目前我是佛青总会的咨询委员、马六甲州联委会的顾问,及柔佛州联委会的咨询委员。

这些是三十六年来我和佛青总会的故事。曾经有人问我,三十多来怎么样维持这份热诚和信念。一直做弘法这件事情,不会感到累吗?不会厌倦,及退心吗?我告诉他们说,第一:只要你清楚的知道,这是你自己愿意做的事,就会保持那一份信念。

一九七二年我开始接受佛教后,就时常阅读佛书。当我了解八正道的时候,我心里想,为什么这样好的道理,这么好的生活学问,没有人去宣扬去教导人们。那时我就下了一个决心,我去做这件事吧,去宣扬去弘法。佛教是教育性的宗教,而推动佛教教育是佛青总会的首要使命。这个决心这个抉择就创造了我往后的生活。不论我的生活里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所创造的因缘,这是我自己愿意过的生活。

第二,在做事情的过程,我们要不停的学习,不断的求进步。有学习的心,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会认为还做得不够,要继续做下去。能够不断的进步,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很多新的学问,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是新的事。这样就不会感到累和厌倦了。

当然,在我这三十五年的弘法生涯里面,是有酸苦的。许多时候,我背上了旅行袋,一个人去等巴士搭巴士、等飞机搭飞机、等船搭船。记得有一次,在吉打我去一个小镇弘法。弘法完后,那里的佛友就载我出来大路,然后他们就回去了。我一个人在路边的候车亭等巴士回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天下着雨。四面都是黑漆漆的一片。还好,在候车亭旁边有一支电灯柱有一盏灯。黑暗的大地、一个候车亭、一盏灯、我一个人、还有滴滴答答的雨声,加上一阵阵吹来的冷冷的风,真是一个凄凉的画面。

令人感到欣慰和高兴事也是有的。有一回,我到一个地方弘法三个晚上。在最后一晚弘法结束后,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妇女走前来对我说,她十多年前开始学佛,时常有阅读佛书,也看了十多年。她说听我三个晚上的弘法所获得的好处,胜过她自己看了十多年佛书。有一位师父对我说,他所以会出家是因为听了我的弘法。他要到处弘法,向我看齐。

不论我们选择那一种生活,都会有酸苦和高兴的事,这是很平常的。人生路上肯定有苦也有乐。不管有多少的苦痛和快乐,弘扬佛法这条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自由与社会

许多人都会认为,自由就是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受约束。如果这就是自由的意义,人和人的自由就会产生冲突,而导致互相破坏的局面。这样子,大家都不可能拥有自由。「自由」是社会性的名词,当我们能够维持这个社会的自由后,社会里的每个人才会有自由。

以缘起的道理来看,我们是不可能有完全或绝对的自由。我们都生活在缘起里,我们都依着缘起的状况而生活。我们只能够在某一个范畴之内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就能扩大或提升我们的自由的意义。

改善社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都害怕困难,没有人肯起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社会将愈来愈坏,到最后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拥有一个自由和安宁的环境。孔子说得好:『我们既是人就应该做人应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著费气力去改革它。』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慈悲与智慧

慈悲就是怜悯心、同情心,或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的最高度发展是悲天悯人,对象不仅是某人某物,而是全体有生之伦。有恻隐之心的人,必会知道是非善恶和除恶行善。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培养慈悲或恻隐之心,然后在生活中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做到「诸恶莫作」,我们就得对恶事感觉羞耻,或是要有羞恶之心。

智慧,可以说是思考和悟的能力,及思考的方向和悟的内容。它必须是能够判断善恶、对错、好坏,及选择弃恶向善,做好和对的事情。

慈悲是属於感性的,智慧则是理性的。在生活中,感性的品质是推动力,会产生一种冲动;而理性的品质就是生活的指南及技能,令我们想出最好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人若没有感性的品质,就会懒惰和不想做事,没有冲劲和勇气。如果缺乏理性的品质,就会乱冲乱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或者会以自我或自私的念头,以计较得失的心态作思考,结果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我们要以慈悲来发挥智慧,以智慧来引领慈悲。有了慈悲就会做好的事,有了智慧就会把事情做好。有了慈悲和智慧,就会把好的事情做好。

所有佛教的道理,都是讲慈悲和智慧的融合,或说「悲智双运」。如果我们来研究及明白佛教的道理,提升慈悲和智慧,就能够使生活走向好的方向,亦能够把生活处理得好。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缘起性空

缘起就像一张网,网中的每一点都连结在一起,产生互相影响的关系。任何一点影响整张网,整张网也影响任何一点。我们这个世界是缘起的世界,也像网一样,各个人、事、物都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影响著个体。每个人都没有可能从群体社会中分割出来。既然我们无法离开群体社会,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在我们所居住的社会过日子。如果我们要快乐过生活的话,就需要努力的改善自己和社会。这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行为。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所以是没有实在的本质,本性是空。这就是「缘起性空」的意义。

佛教经典中所谓的「智慧」,大抵皆指对缘起性空的了解或证悟而言,而不是对世智辨聪的分别慧来说。所以空性实在是佛法的枢要和命脉。一个人对佛法了解的深浅,亦是看他对空性了解的深浅而定。

空性世间是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从这个世间的真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事实。第一,我们眼前的生活不论多么美好,终会变化和消失。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警惕,不断进步,才能维持美好的生活。第二,我们眼前的生活不论多么的不如意,还是充满著生机和改善的空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的机会。「空」提供了无穷尽及无限的生机和创意,也给我们谦卑努力的意义。所以,人生是充满希望的。

空性的意义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事物外表看来好像是真实的,其实都是虚无空洞的。「空性」在佛学的含义中极为广大和复杂。就其宗教意义而言,是指断除一切欲求、渴望、不安、争取,乃至无常无我等之彻底解脱境地。就其哲学意义而言,是指诸法无实、无我、无自性。或毕竟空寂的义理。「空性」的梵文SUNYA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零」。如果我们记住 SUNYA 就是零,或空性哲学即是「零的哲学」,那么我们对佛教的空性哲学的了解,虽不中亦不远矣。「零」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东西,但它却不是绝对的虚无,它具有极大的实用功能。「零」可以说是代表空无一物,但同时亦可以说是代表那产生一切之可能性。零本身虽空洞无物,却能无尽发挥,不受限制。所以,「空性」并不是象征那断灭的顽空,而是象征那即有即空的生命活力之无限生化潜能与表现。「空」不仅有其消极面,也有其积极面。

释摩诃衍论中论虚空十义,可以为我们提供对空很好的解释
(一)「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决不障碍任何一色法。(二)「空」有周遍的意思,如像虚空,遍满一切
,无所不至。(三)「空」有平等的意思,如同虚空无有拣择,於一切平等。(四)「空」有广大的意思,如同虚空,广大、无限、无边无际。(五)「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同虚空,无有形状相貌。(六)「空」有清净的意思,如同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七)「空」有不动的意思,如同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八)「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九)「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十)「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同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修学佛法的过程,「三学:戒定慧」是需要一同修学的,不可以只修其一或二,因为三学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成就的。有了「戒」就会比较容易修学定和慧。同样的,有了定慧,就比较容易成就「戒」的修学。不过,我们得知道,修学佛法的终极目标就是觉悟或证入「空性」。

明了「空」的意义,有了真实的智慧,能够使我们拥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这个世界,让我们没有困扰和忧恼,获得清净和安祥。

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

世间和出世间

佛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说明人生世界的真相,并教导我们如何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和心志、减少我们的烦恼苦痛,让我们过一个美好的生活。出世间法告诉我们因为人世间无常无我的关系,我们是无法完全解脱烦恼和苦痛的,只有超越世间,我们才能够获得完全了脱的涅磐境界。出世间法教导我们如何了脱生死到达涅磐。

世间法最主要的理法就是因果的道理,说明人生世界一切事情的发展规律。有好的因素条件好的作为就会有好的发展好结果。这就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素、条件或关系的集合而生起,但所有生起的现象并不是乱七八糟、紊乱无章的,而是有其轨迹和秩序。有怎么样的因素就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是肯定的。依因果的道理说,我们的任何一个行为,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我们将来的生活。因此,我们就有需要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要做什么事情不要做。要确保我们会有美好的将来,我们就要小心做事情,不要做不可以和不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有正面的行为。佛教的「戒」就是要戒止我们去做不可以和不该做的事情。世间法最主要的行律就是「戒」。

佛说世间是苦,是告诉我们世间是有缺陷的是无法完美的,这是因为世间是无常和无我的真实。一切事物都是种种条件因素的集合而生起。因素条件无时无刻都在变动,任何事物也不能一刻停住保留。你认为美好的情景会由以因素条件的变迁而消失,你所拥有的幸福快乐也会褪色。只有超越世间,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才能够实现真实的清净。我们修学佛法,并不是来追求世间的富裕生活,而是要实现觉悟成佛的理想。

出世间法最主要的理法是空性缘起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后,就能使我们的心境超越世间,脱离世间的一切牵挂而到达自由自在的境界。修学「六度波罗蜜」能够使我们的心逐渐的摆脱世间的束缚。

戒和定为基础

依因果的道理说,我们的任何一个行为,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我们将来的生活。因此,我们就有需要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要做什么事情不要做。要确保我们会有美好的将来,我们就要小心做事情,不要做不可以和不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有正面的行为。佛教的「戒」就是要戒止我们去做不可以和不该做的事情。

道德的开发,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常误解了道德的定义,以为公认的体面外表和行为的表现,如穿著、礼仪、娇柔做作、和伪善就是道德。道德是什么?撒哈迪斯在他的书「佛教伦理学」中说道:『一般来说,道德有两种解释:一是保有善心,二是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后者是达到目的的方法。个人可保有善心,便会做善事。

以佛法来说,道德是判断正当心理和行为的法则。巴利文叫做『SILA 』,意思是道德发展的自我戒律。佛教的戒律以不伤害为准则。

这个人生世界都是缘起的,所有的人,事情及东西都互相牵连互相影响。如果我们伤害别人或破坏别人的事情,我们这个行为会带给自己负面的影响,会伤害自己和破坏自己的生活。佛陀告诉我们,所有伤害和破坏别人的行为都必须要戒止。反过来,我们要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生活趋向美好。

要使我们一直走在美好生活的方向,我们要培养稳定的心情,集中的精神,积极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不稳定而反复多变的心情和精神的不能集中,会带来诸多的烦恼,还会减损我们的思维能力。积极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能令我们不怕艰苦和挫折,努力奋斗直到成功。这就是「三学戒定慧」中的「定」学。

有了「戒」和「定」作为基础,我们就能够提升思维能力,去对我们的生活及这个世界,作深入的思考,就能看到人生世界的真相。依这个明白真相的智慧,就能脱离俗世而走进真如」的境界。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唱佛曲与修行

为什么要唱歌?有人是为了兴趣、有的为了消遣、有的则为从中得到娱乐。很多人认为唱歌属于玩乐性质,修行佛法的人不宜唱歌,因为唱歌会妨碍修行。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唱歌有其一定的作用,像"江山美人"这部电影里,女主角对着佛菩萨圣像一边哭泣一边唱歌,如果说唱歌就是玩乐,她又怎么会又唱又哭呢?其实,她是藉着唱歌把内心的苦楚抒发及倾诉心中的衷情。又如战士在出征之前高昂激情歌唱,是为了激发勇气去和敌人对抗。

佛教徒唱佛曲,当然不是为了解除苦闷;也不是为了激发勇气这么简单。我们唱佛曲也是一种修持功夫。一般人认为学佛的人坐禅、持咒、念佛诵经,才是修行。这当然是不可置疑的。但是,若我们带着修行的心态来唱佛曲,也能达到坐禅诵经等一样的功效。两者可谓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唱佛曲和修行佛法又如何扯上关系呢?让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是"修行佛法"。太虚大师说:佛法乃佛所证悟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简单地说,佛法即是成佛的方法。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一书中提及修行佛法有三个要义,即提升智慧、培养慈悲和增强信愿。

唱佛曲能否实践这"三要"?答案是肯定的。就"三宝歌"一曲而言,其旋律庄严,能摄住人心自不在话下,歌词中的"大智大悲大雄力"是佛陀的三大功德,口里唱着此意义深长的歌词,久而久之,我们心里也会生起这种意识和理想,在生活中自然会渐渐实践大智大悲大雄力而走向成佛的道路。

有些佛曲,是赞颂诸佛菩萨的。当我们在唱时,歌词很自然地嵌入我们的脑意识里,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醒我们向佛菩萨学习,提升慈悲增强信愿。有些佛曲的歌词含甚深佛理,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警惕我们莫胡里胡涂过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培养智慧来处事,让每一天都充实和有意义。

由此可见,唱佛曲确实能达致修行三要义。加上我们以恭敬和真诚的心来唱,歌声必能扣人心弦,让听者也生起对佛菩萨的敬仰和坚定学佛的意愿。

总而言之,佛曲有助于我们修行佛法是不可否认的。以佛曲来弘扬佛法更是最适合现在的时代。希望我们能通过佛曲歌唱制造更多因缘让更多青年人来学习佛法,从而共同走上菩提大道。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皈依三宝的生活

佛教里有一个口号「EHIPASIKO」,意思就是「来明白」。佛陀弘扬的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宗教,所以佛教不是一个单纯感情的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经过真实的明白以后而生起的真信正信,是智情合一的人生信念。

信仰佛教是皈依三宝的生活。三宝是佛、法、僧。既然称之为宝,就要视为非常重要非常珍贵,一定要好好爱护珍惜,善加运用。「佛」是佛陀,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是我们最慈祥最伟大的导师。「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人生世界的真相和能够明白这个真相的方法。「僧」是致力修学佛法弘扬佛法的佛弟子,是我们生活中的老师。我们皈依三宝,即是要以觉悟成佛作为我们生活的最高理想,以佛所说的道理作为我们的生活中立身处世的指南,以「僧团」作为我们在生活中亲近的对象及督促我们的老师。

如果要明白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皈依三宝,我们可以从佛门课诵的三皈依文中得到更清楚的了解。皈依佛,体解大道,发无上心;皈依法,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僧,要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皈依三宝的佛教信仰,是一种有目标、有理想、有智慧、有方法、有信心、充实、和谐、快乐的社会性生活。信仰佛教并不只是对一个宗教的崇敬,而是一种智情圆融,事事都能成就,和所有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的幸福生活。

卫塞游行花车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佛法与佛学

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真义」这本书中说道:『佛法,即佛所证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简单的说,佛法就是佛陀所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及我们也可以觉悟真理的方法。

这觉悟真理的方法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也就是佛陀的教法。佛教的教育是以觉悟为目标,我们信仰佛教是要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法,实现觉悟成佛的理想。

要觉悟必须要有智慧。修学智慧,第一步是听闻佛法,就是要研究佛陀所开示的种种道理(佛学)。太虚大师说:「佛陀,用言音形仪开发显示其所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并导令解悟修入而同得成佛之种种理法行律,谓之佛学。」佛以身教和言教,告诉我们他所觉悟的宇宙真理,及教导我们如何觉悟成佛的种种理论(理法)及实修方法或行为的指导(行律),就是佛学。我们研究佛学,不能只研究理论部分或行律部分。理论部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行律部分则指示我们怎么做。明白理论,我们会生起真实的信念和热诚。明白行律,我们才能正确的实行而获得成功。

佛法是觉悟成佛的方法,佛学是佛法的说明。佛学和佛法的关系就是「如指标月」。「指」不是「月」,但我们必须得循着「指」的引领才能看到月亮。因此,我们要学习佛法,必须先研究和明白佛学,而后才能修行。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研究佛学的阶段,而不去实践所明白的道理。佛学和佛法的关系也可以比喻为杯和水。我们要的是水,来解渴,但我们必须要有容器把水盛出来。我们也不能只懂得欣赏杯子而不喝水解渴。

一个有正见的修学佛法者,学佛后必定会改善思想和行为,会越来越有智慧和慈悲。他会时常反省和检讨自己、会更明白事理、会与人相处得更加愉快。

太虚法语

1。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2。学贵知要不在贪多,用贵适时不专泥古。3。佛法如如万法融,真真俗俗本圆通,若能悟得无他事,只在寻常日用中。



运动简则

1。要有规律地运动,每星期至少作四到五天,始能产生效果。

2。要把运动当作一种生活上的享受,认真去做。

3。运动时间要长久,份量要重,不要太姑息你的身体。运动时 心跳加速、喘气都是正常的反应,但在运动后的几分钟内就会恢复常态。适度的运动不应影响到你的睡眠或使你在运动过后,一连好几天身体都觉得酸痛。

4。尝试一种新的运动,宜逐渐由少增多,四十岁以上的人或不 经常运动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5。为了减少肌肉酸痛,在激烈运动前应作五分钟的顶备操,如 伸展活动四肢,向前弯腰等都是必要的;运动后应当来回走动三分钟,不要一下子就坐下休息。

6。饭后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倒是可以的,但激烈的运动应在饭后 两小时始可进行。

7。每天尽量把握运动的机会,可以步行的就不要坐车。不要乘 坐电梯,宁可多爬楼梯。请你切记一个原则:每天尽量为身体寻找活动的机会。每天多作弯腰、蹲下、推拉等动作。

8。柔软体操不能增强心脏机能,但能增加肌肉的柔软度。

9。步行是最方便、最普通、最有益的运动。它既不用化钱也不用预备器材设备,更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地点的限制。这里所说的步行是指轻快,迈开大步的行走而言。

10。你的身体需要活动,也需要充份的休息。因为情绪上的紧 张,多半是由於身体疲惫所引起的。运动要有计划,休息同样也要有计划。你的生活如果有计划有规律,那么你身体的机能自会畅顺。定时运动、定时休息、定时进食,可以免除许多紧张、忧虑和疲倦的现象。


讲课相片


我在古晋和小学生讲课。

做一个佛教好老师

1。思想
11
慈悲 - 爱心、善良、尊重、包容、无私
12
智慧 - 明理、冷静、清醒、客观、创意
13
信愿 - 理想、目标、信心、耐性、意志

2。心态与修养
21
教育的热诚与乐趣
22
开朗的心情,健康的体魄和仪表
23
圆解佛学,懂得世间学问及一般知识
24
不断地学习与广泛的兴趣
25
了解学生
26
民主的精神和合作的态度
27
掌握语言,有良好的口才,生动的谈吐和幽默感
28
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9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3。技巧与方法
31
善巧方便,循循善诱
32
真实丰富的内容和教材
33
让学生了解实际的状况和题目的核心
34
提示探讨学问的态度,方法和重点,鼓励学生自行探索
35
帮助学生拟订具体的目标与计划
36
提供助缘,建立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37
鼓励团队精神和群体力量,激发学生互相学习与关怀

4。善生经
41
师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为五?一者教技术,二者速教,三者尽教所知,四者安处善方,五者付嘱善知识

你的注意力在那里?

你的注意力在那里,你的心念就在那里。如果你的注意力在快乐的事情,你的心就会快乐,如果你的注意力在痛苦的事情,你的心就会痛苦;如果你时常把注意力放在好的事情,你的心就会好,如果你时常把注意力放在坏事,你的心慢慢也会变坏。

很多人喜欢注意生活中的故事情节和外表,而从来不去注意生活的道理和内涵。所以,他们时常被生活的故事情节的变化所迷惑而心情起起伏伏,也为生活现象的不如意导致烦恼重重,身心疲累不堪。

很多人的意识实际上是处於一个长期的半睡眠状态中,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怎么过,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正念」的修习是要时常保持清醒的明觉。法句经是这样开始的:『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念所造成』。所以,我们必需时时刻刻醒觉,正面和正确的调移注意力,保持正念。

我们有一个缺点,就是无法注意到生活或事情的全面,往往只是注意到某一个部份。这样,我们就不能获得完整的了解,以致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当我们的生活有了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埋怨和责备,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改善和补救。如果事情已经到了无法补救的局面,我们可以看看能够从这件事情获得什么经验或学习到什么道理及生活的学问。这样,我们就不会生起烦恼,反而会增强知识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的维持注意力,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而摇摆,我们就会精神集中,产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就是禅定的修习和效应。如果你有了正念和正定,你的生活就会朝向正面和正确的方向发展。

喜欢和爱

喜欢和爱是不同的。

告诉你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真实故事。

不记得那一年了。有一天,几位女中学生来找我聊天。在谈着谈着,忽然一位女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那些男同学都是自作多情的。啊!我很惊奇的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呢。以下是他们给我的答案,令我开窍,令我觉悟。希望大家都能紧紧记住他们的这一段话。他们的回答:我们只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以为我们爱他们!!!

千万不要把你喜欢他当成你爱他,也不要把他的喜欢你当成爱你。就是你分分秒秒想他,想和他在一起,也未必是爱他,有可能只是喜欢他。要清清楚楚知道你只是喜欢他,还是爱他。也要清清楚楚知道他只是喜欢你,还是爱你。不要等结了婚以后才发现你只是喜欢他而不是爱他。那时,问题就大啦。如果一男一女两个人要结婚。最好是又爱又喜欢。

也是很久以前了,我看过一出电影。男主角去见他的爱人的爸爸。他对老人家说他要娶他的女儿。老人家答应了,但却问男主角一个问题:你喜欢我的女儿吗?青年人一再的说他很爱她。老人家说:我知道你爱她,但是我要知道-你-喜-欢-她-吗?

喜欢和爱当然不是这么容易可以分清楚,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两者混在一起。当妈妈骂孩子打孩子的时候,往往孩子会想妈妈不爱我了。其实,妈妈不是不爱孩子,妈妈只是不喜欢他的某种样子或某种行为。就像我们有时也会不喜欢朋友的某种样子或行为,但我们却不恨他。喜欢是由对方顺或满足我的要求而生起的情感。爱是发自内心为对方而付出的感情。

以下有几个情况可以衡量是爱还是喜欢:
1。喜欢:不能接受对方的缺点。。。爱:可以接受对方的缺点
2。喜欢:只关心对方给自己的满足。爱:多为对方设想而能同甘共苦
3。喜欢:争吵后就讨厌。。。。。。爱:争吵后会后悔要求对方原谅
4。喜欢:比较关心自己。。。。。。爱:关心对方而肯牺牲自己
5。喜欢:只想到眼前的享乐。。。。爱:关心长远的幸福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决定结婚,组织家庭

家的开始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两人喜欢共处、一起做事、互相陪伴,待时机成熟,决定结婚,愿意共同来建立及组织一个家。

结婚,还是不结婚?选择结婚,是因为你非常爱他(她),希望他(她)的爱能参与、分享你的生活;生老病死,山盟海誓直到天荒地老。很多人相信伴侣是我们不折不扣的另一半。当两人的感情随时间不断地加深,婚姻应如葡萄酒一般香醇甜蜜。但为什么有人婚姻美满、有人婚姻却如战场?又为何会有这么多失败的婚姻呢?

只有彼此都合适的姻缘,才有可能是长久、完美的结合。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两种性格的交会有如化学反应,如果有任何的作用,二者皆会改变。」类型不合的人结婚,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希望作用的结果是正面的。

谁能担保美丽的结合这份幸福真的能长长久久呢?要从何处着手方能使我们有信心维持彼此的关系不会改变?婚姻是毕生最严肃、最长远的选择。一旦决定结婚,即是选择二人生活在一起。此时就必须要求自己,不仅要了解自我,也要了解我们的另一半。

人生在世,有许多的问题不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因此伴侣及亲友的支持,往往就是帮助你度过难关的关键。一位好的伴侣能使人在困难时获得最佳的心理寄托和助力,但是要找到一位真诚相待的伴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如果有任何机会能使你结识一位善良的伴侣,都该积极把握。

很多人由於对爱情的无知,不是执著就是放任;没有足够的知识学问和正确的思想心态,因而感情失控,不能与伴侣维系和谐的关系,也可能因感情的脆弱,无法妥善处理感情问题,导致失恋、离婚。

有几项因素会对爱情及婚姻关系造成困扰。一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二是家庭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三是社会、经济和教育程度的差距。既然两个人决定终身生活在一起,就必须小心处理以上三个因素所带来影响,不要让它们伤害两人的爱情及危害婚姻的和乐

期盼结婚,并且希望另一半能使自己快乐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快乐的秘诀在於保持快乐的状态,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当有了伴侣,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截然不同,会受两个人的性格、情绪、习惯、态度、行为的影响。一旦选择两人在一起生活,就不仅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我们的另一半。他的情绪是否稳定?他是否妒嫉心很重,是否能容忍你和别人来往?他健康吗?他会不会时常与人争吵?他对别人会显得自私吗?他有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与价值观念?他是否具备谋生的能力及理财的能力?他有没有喝酒的问题?

在选择与人分享生命之前,必须仔细衡量自己到底要怎样安排两人的生活。结婚就是选择与人分享爱、生命和生活。两人相爱、愿意相互扶持,应该会更加尊重对方。婚姻应该是夫妻在相爱、互相尊重、信任、容忍、牺牲、谅解、相知中成长的良田。结婚并不是爱情的结束,乃是爱情的真正开始。只有在爱自己、并想与人分享这份爱的时候,才能拥有优雅、欢乐的心和内在的宁静与调和。

婚姻中,一个最普通也最糟的错误即是:因为孤单寂寞的痛苦难熬,而选择此道,找人陪伴自己。当我们能靠自己拥抱生命,不论精神上、经济上皆能自给自足,我们才能与另一个人共同缔结并维系一个平等的关系。我们必须先经营自己、巩固自己、先能够独立,在担起对伴侣的额外责任之际,才能毋须放弃自我认同,且因伴侣的爱和支持使我们更加茁壮。

生活的系统

人们都希求着美满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愉快的精神生活。要知道,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整个生活系统的两位一体,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如何是分不开的。若缺乏精神养份,无论物质生活怎样的美满,苦痛始终是不能免除的。

怎样充实我们的生活内涵?怎样打破生活的苦闷?怎样使生活与我们的理想一步一步地接近?怎样发挥生命力量?这就要看我们有怎么样的精神养份。

我们的生活有四个主要的部份或领域,就是知识的生活、经济的生活、家庭的生活及宗教的生活。经济的生活提供我们物质的养份,其他三类生活是精神养份的主要来源。

知识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一个人在知识学问上如果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明通达,时时有寄托,时时在生展,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情。

学问不只是读书,然而读书究竟是获取知识学问的一种重要途径。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读书是把过去人类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我们身上来受用。有了这种准备,我们就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幸福与美满的家庭,是个温暖安乐的窝。在外奔波劳碌的人,无不希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以获得精神的慰藉。温暖的家庭是每一个人的避风港,也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请先反省自己是否已尽了在家的责任与本份。因为,充满温情的家庭,有赖于家庭成员同心协力去创造、维持与改造。

人类信仰宗教,已经是一段久远的历史了。宗教生活是我们精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宗教可以鼓舞和振奋人心,对於悲观的人,具有安抚慰藉的作用;给苦难的人生光明的希望。宗教的教理,使人获得启示;宗教的仪式,使人产生虔诚;宗教的音乐,使人净化心灵。所以我们可以说:宗教可以充实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容。

我们要不断的求进步,才能维持成功与幸福。世界一直在变革前进,如果我们不进步,那就会退步了。我们要持有一颗求进步的心,向正面和正确的方向前进。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点亮自己的灯

佛在长部经中说道:「人应自作明灯,应自作皈依,勿向外觅皈依处。」我们需要点亮自己的灯,以照亮我们的生活和前途。业力因果的原理,是人人自作自受的。自己制造业力因缘,自己承受或享受结果。我们的祸福悲欢,是由我们自己造成。我们要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得点亮自己的灯。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判断和作出抉择。每个判断和抉择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前途,因此我们要确保每一次的判断和抉择都是正确和正面的。我们依什么来作出判断和抉择呢?那就要看我们本身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或智慧了。点亮自己的灯,意思就是增强或提升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智慧。

所谓自身的能力,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精神素质、性格及思想,这里面包含感情、意志和智慧。如果你拥有好的感情、意志和智慧,你就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用、成功和幸福快乐的人,过着一个美好的生活。

很多人一想到「财富」,就把它当作是钱财与物质这些身外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是夸耀所拥有的物质上的财富,舍弃制造这些财富的自身,以为外在的财产是真正的财富,那么可以想见我们的未来不会趋向美好幸福。真正有价值的不是金蛋,而是会生金蛋的鹅。所谓会生金蛋的鹅,就是指隐藏在你自己内部的能力你的精神、你的情感、你的意志、你的知识、你的技能、你的思维能力。

人的品质和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领域,或许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在根本上来说,我们都需要提升自己的感情素质,意志定力及思维能力。这就是慈悲,智慧和信愿力,也就是佛陀的三大功德。

学佛或修行佛法,就是来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素质,增强我们的性格及提升我们的思想。这也就是提升我们的感情、意志和智慧,以向佛陀看齐,最后获得和佛陀一样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就是大悲、大智和大雄力。

我们的心理和思想上,都会有很多的缺点,但是我们也拥有一些基本的优点。因此,我们还是有机会从这些基本的优点去做改善,努力去消除缺点和扩大优点。我们先要来了解自己真正的份量,我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检视本身的心理、性格、思想、心地、情感、习惯、知识、技能、处世、待人等方面的素质,是否有正确、正面和积极的意义。

愚痴是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无法正确的思考,不能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愚痴的人,常常会自以为是,喜欢钻牛角尖,固执於自己的角度,不肯接受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无知」和「愚痴」是我们的最大毛病,也是生起烦恼苦痛的主要因由。因为愚痴,我们做出种种错误的事情;因为愚痴,我们一直受欲望的左右,而生起许多的烦恼痛苦。

提升我们的「知」和「智慧」的程度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够消除种种的错误和痛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有这么说:「菩提萨驮,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意思是说,我们有了智慧,内心就没有黑暗,没有害怕生活中一切事情都能清楚明白,不会产生错误颠倒的想法和做出错误的行为,心里充满安宁平和,得到真实的快乐。

佛是「自利」和「利他」都圆满的人,就是指他的智慧和慈悲都到达圆满。修学佛法就必需要智慧和慈悲并学。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智慧是必需修学的。智慧,可以说是思考和悟的能力,及思考的方向和悟的内容。它必须是能够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判断善恶,及选择弃恶向善。

一切的智慧,要从「知」开始,也就是要明白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事理和因果关系。「明白」的初阶段是「听闻」和「思考」,即是「三慧闻思修」中的闻和思。若要有正面和正确的明白,闻思要以「理性」、「客观」和「民主」的心态。我们要明白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外表及眼前的状况,要看到事物的内涵与前因后果。要真实明白就需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去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研究、分析、综合。

空手道

学习空手道,也是一种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人是必须活动的。在你未出世之前,母亲就已经感觉到你在她的怀里活动了。婴儿呱呱落地,四肢挥舞,充分表现出人的生命活力。小孩子喜欢蹦蹦跳跳运动。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加,成人越来越疏於运动。我们古代的远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不知行多少里路,流多少汗水,难怪他们身强体壮。我们不需倒过来重过野人式的生活,但我们却得寻求一个折衷的方法才行,因为健康的身体要靠每天定量的运动来维持。运动能够帮助消化,增加肺的效率,使肺以更少的劳力,吸进更多的空气。运动能强化筋骨,减少神经紧张,增强身体抗力,促进身体健康。

不过,我们也要知道,健康并不是拥有健壮的身体而已。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作如下的定义:『健康并非仅仅指无病无痛,或四肢健全。而是指体格和心智完全发展的状态,以及具备敬业乐群的合作精神,始谓健康。』人的身心原是合一的,人怎么想就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及价值观念,完全由他的思想和情绪所定。恐惧、忧虑、愤怒、郁闷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同样的,你若是工作愉快,心情开朗,身体一切功能自然通畅无阻,有助於健康。但是人生的经验并不限於个人的身心活动。你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你有家庭、朋友、亲戚和邻居,他们都分享你的生活,彼此息息相关,离群独居显然是有违自然之道。全世界的人类生物,本是一脉相承,故当爱人如己。因此,你对别人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你自己的身心活动,进而影响到你的健康。如果你的身体、情绪、思想、社交和心灵都很和谐,你才会实现健康的生命与生活。

当然,学习空手道,也能用以防身。现今社会治安不好,学习武术,能够增强我们的能力来应付这类治安问题。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学了武术来逞强好斗,欺负弱小。我们有个名词叫「武侠」,是说武者要有侠行。有句话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学了武术,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空手道的道理也说道:「不打人,不被人打,以无事为本」,不要学了武术就到处找人打架,不要给社会制造问题和不安。我们要用空手道来协助社会维护安宁与和谐。

依因果律创造你的生活

龙应台在一次的演讲会上说,作为一个政治人必须要懂得文学、历史和哲学。文学能够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现实的不同层面;历史告诉我们事情的发展过程及这个过程对现在的影响;哲学让我们预测将来可能产生的结果及如何作出适当的调整使我们走在我们要去的方向。其实每个人都要懂得文学,历史和哲学。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选择人生的方向和生活方式,以实现幸福快乐的目标。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素、条件或关系的集合而生起,但所有生起的现象并不是乱七八糟、紊乱无章的,而是有其轨迹和秩序。有怎么样的因素就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是肯定的。我们称这个轨迹或秩序为因果律。因果是通三世的,所以称为「三世因果」。三世就是时间上的三段式,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果律是佛教的基本道理,也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则。佛陀对因果的道理告诉我们过去、现在及未来像链条一样由因果串锁着,也就是说,一个人现在的生活情况(果),是过去的生活行为(因)所导致的,然后再发展到未来的生活。在这因果的连锁中,人仍有意志的自由,人仍可凭他的意志和决心,调整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去改变他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快乐和成功的生活,他可以依佛陀所说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来规划他的幸福之旅。第一,他必须要清楚了解其生活的现状,要有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看到平时所看不到的真相。第二,他要像历史学家那样,细心思考探究往日的生活有那些想法和所做的事情,及什么错误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行为习惯,导致如今不美好的结果。第三,他要有哲学家的眼光,看到未来的画面,决定一个很明晰的生活目标。第四,他要下定决心,制定一个策略,如何改变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来改变他的生活,积极地朝著目标前进。

自己走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所以很多人都很忙碌。要工作创造事业、要照顾家庭、要做家务、要督促儿女读书、要消遣要旅游、要交际、要用餐、要洗澡,还有很多事情。很多人每天都这样忙忙碌碌,像有做不完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一停歇一歇。

不论我们的生活有多忙碌,我们有需要偶尔停下来休歇一下,想一想一些重要的事情,一些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我满意我现在的生活吗?这是我要的生活方式吗?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会有如今的生活?如何改善我的生活品质?在人生的旅途上我的使命是什么?我做的事情有什么价值?我做的事情有那些是没有价值的?我有怎样的思维?我有什么学识才能?

佛说:「万法唯心造。」这句话是说,我们的思想(心)造成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我们有怎样的思想我们就会有怎样的生活,会活在怎样的环境。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而我们的行动决定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我们的想法影响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老是以为自己不好的人,无论其本质是好是坏,终究会成为劣等的人。如果一个人老是带有自卑感,渐渐就会有卑劣的行为。为了掩盖他的自卑,纵使一再虚张声势,仍然无法长期掩盖住真正的情感。

为了要改善我们过去的想法和做法,使我们成为有能力的人,其他的人,如家人、老师、朋友,固然是重要的人,但决定性却是我们自己本身。所以说,我们是否能向上爬,大部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其他人能给的协助只不过是小部分。佛陀的教导只是指示我们一条通往成功快乐的道路,我们自己要努力去走这条路。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是有用的,要从心里这么想。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这么说:「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我们都有和佛陀一样的品质,都能觉悟和实现完美。所以,我们学佛,不要原地踏步,要不断求进步,努力去改善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改善我们的世界。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神庙必须改变

时代不停的前进,世界不断地发展变迁。今日的新社会与旧社会已不尽相同,人们的生活和要求已经和以前不一样。华人神庙必须要重新调整和改变,才能在这个新时代确定它的生存理由和价值,才能发挥其功能,继续为群众和社会作出贡献。

第一,神庙要给予信众正确的宗教信仰和正面的精神寄托。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复杂,生活问题越来越多,我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重。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和正面的精神寄托,才能使我们在心中生起正面的信念和勇气来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我们要摒弃迷信,信仰神祉要信而不迷,以避免因为信仰而更增加精神压力。

第二,神庙要推行正统的宗教教育。如果我们无法解决及克服我们的困难,我们的精神就不能得到安宁。人们要应付生活的问题,必需要有良好的学问和方法。神庙组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主办讲座会,教导信众如何运用宗教的学问来处理生活事务,就不会一天一天地累积问题而形成巨大的生活压力。

第三,神庙要推广社会及信众福利。人们的生活可分为两类,就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是互相影响的,精神生活会影响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也会影响精神生活。所以,当物质生活的衣食住行之基本需要无法实现时,人们的精神就会消沉,甚至崩溃。所以,神庙组织也要时常关心社会贫苦人士,在衣食住行的物质上接济他们。当我们的信众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时,就不会生起邪念而走入歧途。地方上的犯罪活动就会减少,社会就比较安宁。

佛教教育

原始宗教是纯感性及全信他力的,而现代宗教是理性的信仰和强调自力的。现代宗教已经不只是信仰,更重要的是一项教育体系。佛教是含教育性的宗教,教育是佛教的本质,而教主释迦牟尼佛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教育的目的不是在於「知」,而是在於「行」,即是教导人,使他明白世间及生活种种状况的前因后果,并增加他的知识和提高他的能力,去改进生活及促进世界的和乐安宁。

佛法的目的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并贡献心力去净化社会和创造世界和平。修行佛法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

佛陀是因为看到人生充满诸多烦恼和痛苦,也看到众生界的不平等不和谐的现实,所以就发心出家,去追寻痛苦的真相和解脱的方法;及促进一切众生界平等和谐的方案。

佛陀成佛以后,几近半个世纪,足迹遍及印度尘灰扑扑的大街小巷,弘扬他破除我执,拯救众生脱离一切苦恼的道理。佛陀不鼓励那些繁文缛节的仪式,认为它们只是形式或装饰品,对实际的修习没有什么帮助。佛陀弘扬的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宗教。佛陀到处说法讲学,以各种方法与措辞,根据闻法者的根器而对机施教,但佛所说经典的要义,根本目的就是要教导人们实践悲智双运,消除烦恼痛苦及实践清净、和谐、快乐的生活学问。

佛陀一生奔走恒河两岸,积极说法讲学,希望人们能够明白人生世界的真相,了解生活的道理,改善思想与生活,建设一个和乐的社会。跟随佛陀的足迹,延续佛陀的工作,是佛弟子的责任。因此,弘扬佛法可以说是佛教团体的最主要的活动。唯有弘法教育,才足以彰显一个佛教团体的特色,才能够确定佛教团体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五十及六十年代,我国佛教界很少有弘法的活动,因此大多数佛教信徒都无法了解佛陀的教导,不能真正的修学佛法。很多信仰佛教的信徒只是到庙堂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因为不明白佛陀的教导,在生活上做出很多违反佛法的行为,导致人们误解佛教,认为佛教是迷信和不实际的宗教。

近这几十年来,佛教组织大力推动教育和弘法工作,全马激起了一股研究佛法的潮流,佛教团体如雨后春荀般在各城镇相继成立,研究及学习佛法的年轻知识份子愈来愈多。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观点和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从迷信和落后的宗教转为实用和进步的宗教。